不拿佛法做人情-西安卧龙寺
Website Home
中国是个讲求人情的国度,西方人经常对中国人所谓的“关系”不明就里?
也难怪,他们跟人办事时一般都是为了纯粹的利益,对建立在人情基础上的抽象概念确实难以理解;
而理应深谙此道的中国人,却做得不尽如人意,于是有了“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”的哀叹?

人情,必须靠平时多烧香来维持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,并且刚好掉到你的嘴巴里,所以,要经常结交人情!
做人情还应察言观色,消息灵通是前提!

察言,便是“闻一知十”。
观色,便是“见面明意”。
人情,必须靠平时的积累来维持!
人情,必须靠平时的积累来维持;
我们每个人是可以被打倒的,但任何人也阻止不了我们从地上爬起来,亲爱的朋友,让我们把心态调整好,积极面对内心与外界,重获新生吧!
佛法就是改过迁善?
所谓“乘”,是梵文yana(音译“衍那”)的意译,有“乘载”或“道路”之意!
大小乘的分别,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(利益大众的行为),大乘佛法宗旨是“普度众生”,大乘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,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世界,从而成就佛果!
而小乘着重自己解脱,一般‘包括声闻乘和缘觉乘?
大乘和小乘的区别,表现在许多方面:首先,在对于释迦牟尼佛的看法上,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作是一位伟大导师,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!

大乘佛教则把它看作是一个威力广大、法力无边、全知全能的佛,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,在十方、三世有无数的佛。

其次,在修持方法上,小乘佛教主张修戒、定、慧“三无漏学”、“八正道”。
大乘佛教则除了“三无漏学”、“八正道”外,着重于修习包括“六度”、“四摄”在内的“菩萨行”?

即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。
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世人怎样做人,怎样生活,和怎样由人修行成佛的方法,叫做“佛法”?